從節能建筑、綠色建筑、生態建筑、可持續性理念到很近的低碳,共同的目標為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,零能源建筑是不消耗常規能源建筑,完全依靠太陽能或者其它可再生。許多歐美國家如瑞士、加拿大及德國都已發展零能源建筑。一些區域國家如日本、泰國和馬來西亞也開始建筑工程。
“生態”其本意指的是自然界的瑣事,與人類生活本無太大關系,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,人們對于生活、健康越來越重視,對地球,對環境開始有責任感,于是生態開始在各個行業大行其道。尤其是在房地產界,隨著人們對居住要求的提高,生態住宅也漸漸成為大勢所趨。
而通常說的高舒適度微能耗建筑,是指在任意氣候條件下,通過對建筑的科學設計、科學選材,使室內自然溫度(即不用采暖制冷設備的溫度)接近或保持在人體舒適溫度20℃~26℃范圍內,從而在為居住者提供健康、舒適、環保的居住空間的同時,降低建筑能耗,保護城市環境,有益人體健康。”
零能源建筑基本不消耗煤炭、石油、電力等不可再生能源,就能維持建筑的正常運轉需要。零(微)能源建筑的主要特點是除了強調建筑圍護結構被動式節能設計外,將建筑能源需求轉向太陽能、風能、淺層地熱能、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,為人們的建筑行為,為人類、建筑與環境和諧共生尋找到很佳的解決方案。
零能耗建筑可以達到全智能控制;不用或少用外界能源;24小時生活熱水即開即用;室內空氣保持清新, 溫度、濕度、含氧量適宜。
零能源建筑理念,在國外建筑界已日趨流行,而在國內,由于其所要求的技術水平低,令業界同行們望而卻步。但是,基于對高科技產品及其帶來的高舒適感受的追求,勇于嘗鮮,大膽求新、求變,力圖通過對國外優秀建筑的學習與發展,為中國打造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的生態建筑,為居住者營造高舒適度微能耗的健康人居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