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我國鋼結構行業基本上是粗放經營模式,很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。如果被眼前大好的政策支持發展機遇所迷惑,任由粗放經營模式持續下去,我國鋼結構行業很難進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,永遠落后于世界鋼結構強國。為此,我前不久專門撰寫了《警惕鋼構業大好前景掩蓋下的粗放持續》一文,把鋼結構行業存在的資質普遍低、家族式管理老化、營銷策略落后等問題呈現出來,供鋼結構行業專家學者、企業家、行會、管理部門、熱心人士研究,以便有針對性的提出一系列促進經營模式根本性轉變的構想和措施,引導和幫助廣大鋼結構企業走出粗放經營的“小世界”,合力構建集約化經營、精細化經營、科學規范化經營模式,以健康、優質、富有活力的鋼結構新態勢迎接大好發展前景的外部環境。無獨有偶,很近,地處中國鋼結構五大板塊之一——“徐滕板塊”核心區域山東滕州三維鋼結構公司發布了《鋼構性價比模式》,提出了“鋼筆模式”的“高性價比”發展新思路,為當下鋼結構行業找到了調整自身結構的“很合適”方針。
“鋼筆模式”——鋼構行業的“及時雨”
鋼結構產業作為傳統建筑業水泥混凝土的很佳繼承人,發展十分迅猛,近20年眾多大的新高層鋼結構建筑不斷涌現。其中,不乏一些傳統的實力型國有企業,也有不少是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迅猛發展起來的新興力量,發展勢頭都很強勁。不過,隨之問題也來了不少。主要是:規模擴展過于迅速,管理體系的完善跟不上發展的趨勢,導致鋼構品質無法得到保證,國家能源遭到不同程度的浪費。另一個,就是:鋼構企業數量分布極其不均勻,產品的供應量也得不到合適的調整,往往在A地區的競爭激烈,供大于求,而B地區供不應求,為此耗費不少交通運輸費用。
作為再次復興的徐滕板塊,由于資源豐富,交通便利,近年來的鋼構行業發展也大有全面復興、“后”來居上的意思。三維鋼構地處滕州,又毗鄰徐州,少了能源和運輸上的壓力,憑借諸多的外在客觀優勢,企業只要努力提高自身品質,市場競爭力就能大大超越眾多對手。“不做強,就滅亡。”自然條件如此優越的三維鋼構,并沒有盲目追求規模,一味追逐利益,而是一直以來堅持以“三維世界,天地人和”作為企業宗旨,踏踏實實把品質、服務一再地提升,三維鋼構將科技和管理作為品牌的根基,利用人力資源、技術、資質、管理、制造、運輸和板塊等優勢,立足于近20年的鋼結構發展基礎,繼續努力做大做強鋼結構品牌。
如此一來,山東三維鋼構能提出的“鋼筆模式”非常及時。“鋼筆模式”不只是三維鋼構針對自身企業經營模式低調拋出的一份“準宣言”,也為其他鋼構企業調整發展思路送來了“及時雨”。有鋼構企業老總說,三維鋼構的“鋼筆模式” 讓我們眼前一亮,從今往后,我們企業就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和目標。

山東三維鋼構公司“鋼筆模式”必將引領一股鋼構界的新熱潮。只有調整企業經營戰略,不要一味把利潤當作企業追求的全部,在提升自身品質 、提高競爭力的同時,積極服務社會,鋼構企業才能超越。
“鋼筆模式”——鋼結構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
“高性價比”要求,可以使鋼構企業找到改革抓手,有效地利用資金,提高經營效率。
隨著鋼構行業受到國家政策的鼓勵發展,很多企業認為鋼構行業利潤高、市場大,投資后有利可圖。可是,投資進入后,他們卻發現找不到核心競爭力。為了繼續生存下去,不得不采取價格戰。在初期,價格戰成為屢試不爽的武器。但隨著價格戰的升級,低價已經不是簡單的看低利潤,而只不過是搶接工程的一種手段。一些小企業滿足于"一錘子買賣",靠低價攬工程,結果造成質量無保證、安全無保障、行業不規范。這對鋼結構行業以及其它行業,無疑是一個負面的影響。
業內專家指出:如果這類小型企業想長足發展,把"高性價比"作為它的市場定位,它的成長機會仍然很大。因為,現階段國內高性價比的鋼構企業為數不多,很先蛻變的企業總能為今后的發展搶得先機。
因此,可以說,三維鋼構"鋼筆模式"的產生是鋼構行業發展規律作用的結果,代表了鋼構行業可持續發展方向,是鋼構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。
“鋼筆模式”——誰先采用誰先獲益
“高性價比”不光是鋼結構行業的必需,也是電子行業、快消行業、服務行業的必需。凡屬行商業行為,都離不開“高性價比”這個重要元素。
分析人士認為, “高性價比”,其實并不是什么進步的表現,這是鋼構行業從一開始就必須做到的。“高性價比”既是鋼構行業健康發展的起點,也是落腳點。三維鋼構,只是勇敢改革自身、率先開向新路的“搖旗者”。
“問渠哪得清如水,為有源頭活水來。”三維鋼構力排其他許多企業依靠“低價”和“關系”求得勉強生存下去的模式,走低成本、高效益“高性價比”發展之路,把資金投入內功修煉,狠抓工程質量,搶得了鋼構發展先機,使三維鋼構成為如今中國鋼結構行業中的強勢品牌。如此豐厚的獲益,這對三維鋼構來說,是“鼻涕流進嘴里”,順斯!
可喜的是,三維鋼構發布“高性價比”后,首先得到了整個鋼構行業熱烈響應。大部分鋼構企業已經意識到:真正的穩健發展模式,是“高性價比”模式。
一些鋼構企業表示,之前我們只追求企業的規模,不在工程技術上花精力,做出來的鋼結構建筑容易有事故發生,既害了我們企業自己,也害了國家和人民群眾。如果我們把“高性價比”作為企業追求的目標,就不會盲目擴張規模,也不會把精力花在搞“關系”上,更不會“偷工減料”謀取因壓低價格少賺的利潤,而一定會努力提高企業設計水平、施工技術及其他環節,杜絕問題鋼結構建筑的生產,我們企業也不會現在這般落后了。
“高性價比”是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新發展、新創造,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很新方法論和很新模式,它的運用必將給整個鋼構行業帶來新的質的發展飛躍,也適用于國家對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資源的優化。不論哪個行業、哪個經濟部門、哪個企業,早一天運用“鋼筆模式”,按照“高性價比”的要求做,就會早一天獲益。